华东在线_华东新闻门户网

热门关键词: 

热门TAG标签:

东莞理工学院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9-10-28
摘要:

 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率队到常平镇调研,推进学校与常平镇产教深度合作。莞工供图

  今年7月,东莞理工学院正式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。省教育厅、省科技厅和东莞市政府签订协议,在政策、资金、项目等多方面“度身”定制一系列举措,共同支持东莞理工学院深化改革、加快发展,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人才、技术、智力和人文支撑。

  干在实处,走在前列,勇立潮头。自东莞理工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,学校进入了建校以来发展最快、质量最好的阶段。尤其是2015年9月以来,学校紧紧把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机遇,取得硕士学位授权点、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等历史性突破,办学水平、综合实力和发展格局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
  到2025年,东莞理工学院力争在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、更名大学、进入国家“双一流”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,学校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100强、理工类高校40强,基本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。

  育人为本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

  9月初,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以《知行合一、爱国奋斗,担当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使命》为题,为2019级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课。他勉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,掌握科学方法,提高综合素质,努力奋进成长。

  开学第一个月,学校38位领导干部为8000多名学生讲授思政课,启发同学们对爱国奋斗的思考。

  人才培养,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担当。

  今年1月,《东莞理工学院争创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》发布,强化了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,提出要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,建设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。

  “本科教育是高校最核心最根本的工作,一切要以育人为核心。”东莞理工学院校长马宏伟介绍,近年来,东莞理工学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,一步步画出时间表和路线图。

  其间,东莞理工学院开展了3场教育教学大讨论,通过理论指引和实践探索,进一步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。实施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,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,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。今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东莞的实践探索为主线,立项开发14门“东莞系列”综合素养课程,目标在3年内建成课程群。开展“党建引领社区育人”“莞工青年论坛”“新生入学教育改革”等创新实践,构建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育人体系。

  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培养,体现在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。

  在各类实验室里,许多学生创新团队在研讨课题、制作模型、调试参数,通过参加互联网+、挑战杯和一次次的学科竞赛,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精神,提升专业实践能力。在学生社区知行学院,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学生自律组织定期开展巡楼、义务清洁等活动,在实现自我服务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,得到品格和能力的提升。

  去年6月,东莞理工学院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,成洪波在会议上发言,介绍学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、培养知行合一实干型人才的经验做法,引起高教界和社会各界热烈反响。

  “对老师们而言,以往是年终‘算总账’,现在是全过程评价。”马宏伟介绍,为了抓本科教育质量,该校创设了二级学院教学质量指数与课程质量系数,二级学院院长就本科教学进行专项述职,用制度倒逼教学质量的提升。

  人才强校吸引600名高层次人才“加盟”

  今年8月,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。东莞理工学院获资助项目共42项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8%;资助经费达1450万元,增长52%。这是东莞理工学院历史上的新高。

  人才是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。

  “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人才,现在都来了。”马宏伟笑着说,自2015年9月以来,该校共引进双聘院士、“长江学者”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约600人,多个高层次人才计划申报相继实现零的突破,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招收博士后97人。

  随着高层次人才的“加盟”,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师队伍迅速扩充,从1000多人增长到1600多人,增量人才占存量的六成以上;2015年时,该校40周岁以下青年博士共152人,今年已增加至495人,师资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。

  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,更要让凤凰安居乐业,创造更多辉煌。

  向改革要动力,东莞理工学院接续实施团队建设“领航”计划、高层次人才培育“登高”计划和教职工素质提升“致远”计划,加大力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、科研、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。

  以党建促成长,学校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、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,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教师队伍中涌现了诸小妮、朱杰等党员模范,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、创新实干,整体面貌昂扬向上。

  今年7月,东莞理工学院开展首批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工作,45名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成为“双带头人”。他们将在2年任期内着力抓好党建主责主业,强化支部政治功能,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,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。

  “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学校的人才观。有政策的牵引支持,有工作的创新推动,也特别注重对高层次人才和教师队伍政治素质的培养。”成洪波表示,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,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,一体化推进师德师风师能建设,强化教职工爱国奋斗、建功立业的历史担当。

  乘势而上扎根大湾区办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

  不久前,2020年度全国研究生招生咨询活动广东场举行,东莞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资源与环境两个硕士点进行招生。

  一年前,这两个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,让东莞理工学院的办学层次实现跃升。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时,由于报名太过火爆,招生名额两次扩容,最终录取79人。

  巧借外力,练好内功,是东莞理工学院实现飞跃发展的不二法门——

  向外,借力大科学装置、国际级实验室集聚的区位优势,组建一批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平台,深度参与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和中微子实验等重大项目,带动学校实现大发展。

  对内,舞动优势学科、优质专业 “龙头”,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需求,着力打造智能制造、绿色低碳、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群,两个硕士学位点从中脱颖而出,实现办学层次上台阶。

  近年来,东莞理工学院获批省特色重点学科、省级优势重点学科、省高等教育“冲补强”重点建设学科9个,建成省级科研平台27个、市级科研平台32个,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207项,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8项,科研总经费超17亿元。

  以优势学科精准对接地方产业,与政府、行业共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,东莞理工学院基本建成覆盖东莞全域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学研合作网络。

  9月17日,东莞理工学院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,未来将充分发挥东莞理工学院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人才和科研创新资源集聚优势,三方通过“校—所—室”联合,建立战略性、紧密型的全面合作关系,结成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,吸纳港澳和国际高端资源共建材料学科,共同推动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实验资源共享。

  “除长安的先进制造学院,横沥的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,茶山的食品技术研发中心之外,学校与常平镇政府共建的东莞理工学院(常平)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又于最近举行。学校与地方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,服务体系越来越完整,服务能力越来越强。”马宏伟说。

  坚持把服务社会作为使命担当和动力源泉,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地方需求,东莞理工学院的社会服务成效和影响力日益凸显。

  成洪波说:“东莞理工学院始终扎根东莞、服务产业,致力于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,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,在‘湾区都市、品质东莞’建设中发挥主力作用,实现大学与城市和产业的共生共荣。”

  正是基于这种共生共荣的理念和实践,东莞理工学院办学水平不断跃升。在中国校友会网2019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,学校位列全部本科高校第188位、理工类高校第65位、非“双一流”大学第73位。

  “我们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、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、东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试验区‘三区叠加’的重大利好,进一步强化超常规发展举措。”成洪波表示,该校将深化改革开放,奋力攻坚争先,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、国内一流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,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勇于担当、善于学习、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,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。

 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 吴少敏

  通讯员 邹琼 叶妙娴